下面再告诉我们,如果你能够远离名闻利养果报,你得的功德利益当然是不可思议,佛在此地也给我们说了几条。我们看底下经文。
【弥勒。初业菩萨。如是观察利养过失。乐於少欲。不生热恼。】
这是真正聪明人,真实觉悟的人,真的聪明、真的觉悟,他一定远离利养。这一句这是总说。『如是观察』,要像世尊前面给我们所讲的,名闻利养果报里面有这么多的过失,你真正明白、体会了,你才晓得可怕。这个问题对我们非常严重,一定要下定决心把它舍掉,不能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,从心里上要把它舍掉。舍掉之后,你一定能够喜欢少欲知足,知足就常乐,『不生热恼』,你的烦恼就不会生。不生热恼就是断烦恼的前方便,也就是我们常讲断烦恼的预备功夫。你想想这个问题严重不严重?如果利养舍不掉,你的烦恼是天天增长,不会减少。如果把这个东西舍掉,你心就清净,心清净就生智慧。
我们大家天天祈求的要开智慧,智慧怎么开法?必须把开智慧的障碍去掉,你的智慧自然就现前。再看下面经文。【何以故。】
世尊这三个字提醒我们,『何以故』就是为什么。
【弥勒。】
再叫著弥勒的名字,下面开示就重要了。
【少欲菩萨。】
这一句,这四个字一直贯到下面十四句。第一:
【於一切过皆悉不生。】
下面也是,少欲菩萨,
【堪为诸佛清净法器。】
每一句都是『少欲菩萨』,少欲菩萨有这么多的好处,这么多的利益。第一个利益就是他没有过失,由此可知,无量无边的过失从哪里来的?从贪图利养来的。诸位要晓得,世间五欲六尘的利养你舍去了,佛法当中也有利养,佛法当中也有名利,如果心里头有染著,跟染著世间的名闻利养没有两样。佛是叫我们舍贪瞋痴的心,不是叫我们换对象,换对象没有用处,一定要把贪瞋痴的心舍掉。第二句『堪为诸佛清净法器』,这句很重要。什么人有条件做佛的学生、做佛的弟子?能够接受佛的教导,那就叫法器,器是比喻,少欲的菩萨就行,就是佛的好学生。下面一句。
【而不系属在家出家。】
不但『不系属在家』,心里面,系属的意思,要用现在浅显的话来说,就是牵挂,你心里有牵挂。世间人牵挂著家,一切都为家去奋斗、去努力、去奉献,为家。出家人为道场,如果为道场这个家也错了。所以教给我们,少欲菩萨对於世俗的家、出世间道场都不放在心上。这个道场如果坏了,年久失修,怎么办?要不要四处去化缘来整修?这个看起来都是很正常的现象,要不整修,将来我们这些出家大众到哪里去住?你看你心里不能不牵挂。其实这个牵挂错了,不要你牵挂。古时候这些大德,这个庙坏了没有人修,他就离开,到别的地方去,不住在此地。出家人要紧的是修道!问你你有没有道心?你有没有道行?这些东西绝不放在心上。自然有人来修,哪里要自己修?
你说谁来修?这些事情是护法神的责任。我们真正有道,搞得没得吃,没地方住,连遮蔽风雨的地方都没有,你们想想看,护法神的头目是韦驮菩萨,韦陀菩萨岂不是要撤职查办!这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要没有道心,韦驮菩萨看看不护持你,你自己想办法去吧!自己想办法就苦了。所以要真正信佛,相信诸佛护念,护法神照顾,一生都交给佛菩萨、交给护法神去照顾,你的心在道上。道是什么?道是清净心,道是一个杂念都没有。明天有没有得吃,管这些事情干什么?明天还没到,你现在就打妄想,你说你糟糕不糟糕!所以,这个经文的意思很深。第四句,这是少欲菩萨:
【住於真实最胜意乐。】
『真实』是什么?你了解什么叫虚妄,离开虚妄就是真实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三心不可得,那是虚妄的;诸法性空,那是虚妄的;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你把这个东西离得干干净净,你就住在真实。真实里头有『最胜意乐』,胜是殊胜,这个快乐,我们平常讲法喜充满。法喜充满很多人都会说,到底法喜是什么你也没有尝过,为什么没有尝过?从来没有法喜过。听经好像听得满欢喜的,只尝到一点点边缘,实在讲真的没有尝到,真的法喜是真乐,住真实慧就有法喜。
【不为卑下亦不惊怖。】
在大庭广众之下,决定没有自卑,也没有傲慢,不惊不怖。
【离诸恶道堕落畏故。】
永远离开恶道之缘,我们不能讲因,因是决定有的,无量劫来,阿赖耶识里含藏的种子,从佛法界到地狱法界都充满了。虽有,我们不怕,为什么不怕?没有缘。『离诸恶道』,此地讲的是离诸恶道之缘,就不会堕恶道。纵有恶道的业因,你也不在乎,也不会畏惧,知道自己决定不堕恶道。
【无能映蔽舍耽味故。】
『映蔽』是说你的智慧、你的德能自然像光明一样遍照,没有任何能够把你遮住的。纵然你是摆著很低的姿势,处处是显示低姿势,可是明眼人还是看得出你的光明。一般人他是看不出,明眼人看得出你是大德,你有智慧光明。底下是『舍耽味故』,就是你能够舍一切利养。第八句:
【众魔境界得解脱故。】
魔境在哪里?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,可以说整个社会就是魔境,谁能够逃得过魔掌。魔是什么?魔是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你眼睛看的花花世界是魔,你耳朵听的那些流行歌曲是魔,你每天穿的这些服装,都很新式、很流行的,那都是魔。魔天天动脑筋,天天想花样,叫你非常辛苦,过得很辛苦,赚的钱都送给他,都去供养他,那都是魔。所以魔不是青面獠牙,魔很好看,你看得很舒服,让你心里起七情五欲,起贪瞋痴慢,那都是魔。佛菩萨给你清净心,不叫你动感情,凡是牵动你感情的,都是魔。为什么你会著魔?为什么你会被魔控制?因为你有贪欲。你贪著利养、贪著名闻、贪著果报,这些都是魔王的把柄,你把你的把柄交给魔王,魔王就牵著你走,你就离不开他。如果少欲知足,魔对你没有法子,众魔境界里你得解脱了。
【一切诸佛之所称赞。】
这个好懂,少欲知足的人必定是诸佛护念。
【诸天及人亦当爱羡。】
天人比我们世间人聪明,他的智慧、德行比我们世间人高。生天,我们晓得最低的条件都是修十善业道。如果往上面去的,他还要修禅定,还要修四无量心,所以智慧、道德比人间高得太多。他们能够看得出这个初学的菩萨少欲知足,这些天人尊敬。
【於诸禅定而不染著。住边际故。】
不但世法能舍,佛法也不贪爱,这就对了。所以禅定他也不染著。『住边际故』,边际就是一般讲的中道,他能够住中道。
【其心质直无有谄曲。於五欲中亦不放逸。见其过故。】
菩萨的心正直,『质直』就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,《维摩经》上说「直心是道场」,《起信论》里面讲菩提心,菩提心之体就是直心,它的起用就是深心、大悲心。心地正直当然没有谄曲,即使在五欲之中也不放逸,五欲是指我们日常生活。在顺境,生活很舒适的时候,他也不放逸,也能够谨慎。为什么?因为他知道五欲之过,所以对五欲的受用可以,绝无贪著,这就对了。第十三句:
【如说修行能住圣种。】
这一句是我们四众弟子,这一生当中修学成败的关键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道业,就在是不是能够『如说修行』。佛教给我们做的,我们认真努力去做,教我们不可以做的,我们决定不做。一定要如说修行,这就『能住圣种』,圣种前面跟诸位说过。末后一句。
【同梵行者亦当爱乐。】
这是同参道友,『同梵行者亦当爱乐』,这就是一个和合的僧团。为什么今天的僧团不和合?原因就是大家都贪著利养果报,特别是贪著利养。贪著利养,彼此就有利害冲突,这就是破坏和合。如果我们能够舍弃名闻利养,六和敬不难,六和敬的僧团是真正得诸佛护念,一切龙天善神护持。破坏这个僧团的,最重要的就是利养,贪著名闻利养,僧团被破坏了。
佛在此地给我们说明,远离利养过失有这十四种的利益。下面是总结。
【弥勒。若有菩萨智慧聪敏。於此功德能如是知。】
佛所讲的他都能够理解。
【以胜意乐当舍利养。】
以最殊胜的意乐,从今之后将名闻利养放下。
【以胜意乐住於少欲。】
殊胜的意愿,从今以后真正学少欲知足。
【为断贪爱而发起故。】
这真正能帮助我们断三毒烦恼。这是将利养过失的一段到这里讲完了。
文章恭录自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(第十集) 1996/10 新加坡居士林 档名:15-012-0010